旱地变水田连片耕地——贵州省土地整治情况

发布时间:2022-12-21 10:00:53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次数:244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新华社贵阳6月25日电 题:旱地变水田 耕地连为一体——贵州土地整理经验

新华社记者齐健

6月下旬,十几名农民在稻田里忙着插秧,挖掘机在平整土地。 在田间劳作的隆昌镇云屋村上博洛组村民张文静告诉记者,今年农忙时间比往年要长,因为这大片旱地改成了水田.

隆昌镇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福泉市中部。 去年以来,当地通过平整土地、增设田垄、新建排灌设施、修建田间道路等措施,实施了一批土地综合整治试点。 旱地改水田300余亩,耕地质量得到改善。

“我们这里以前种的烤烟很多,去年实施整地工程后,小块地变成了大田,群众种粮的积极性提高了,今年没有了。”粮食增产问题。” 云雾村党支部书记张复光说。

在龙场镇龙井村的玉米大豆条带复合种植基地,玉米苗和大豆苗长势喜人,几位村民正在田间照料。 “这里以前是荒山,政府去年把地平了,我们在这里打工一天能挣100块钱。” 龙井村村民郑家伦说。

据福泉市自然资源局负责人介绍,龙井村种植基地占地100亩,以前是未利用地。 经过半年的土地平整开发,排灌工程和机耕路建成,今年春天播种成功。 有效增加耕地面积。

贵州境内多山丘陵,素有“九山半水半田”之称。 由于山高坡陡,地势破碎,土层浅,耕地资源十分宝贵。

近年来,贵州省实施“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战略,大力实施土地综合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 据贵州省土地开发整治中心统计,2017年以来土地市场整顿,全省实施补充耕地项目1721个,新增耕地32.02万亩,其中水田16.56万亩,新增粮食产能1.8亿余亩公斤。

贵州省土地开发整治中心负责人介绍,推进“高原沃土”主要有3种方式: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和复垦,石质沟渠、荒坡等闲置土地,低- 效益土地,以及被灾害破坏的土地。 对于耕地; 通过土地综合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土地市场整顿,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 整治有机结合,移土造地,增土提质。

国务院今年1月印发的《关于新时代支持贵州走出西部大开发新路子的意见》要求贵州大力发展现代山地高效农业。 加强耕地数量和质量保护,调整优化耕地布局,核实永久基本农田整治改划,促进优质耕地集聚连片,建成2800万亩以上到2030年高标准农田。

以贵阳市“沃土计划”为例,在开阳县寨集乡5000亩现代山地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成功实施的基础上,当地政府提出“确定以约5000亩的战略跨度15年解决土地碎片化问题。” ”,有效改善山区耕地耕作条件。

凡注明"来源:广德房产网"的稿件为本网独家原创稿件,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小编】
0相关评论

热点楼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