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房产双轨制不是高深政策,类似蛋糕分两块按需分配

发布时间:2025-04-03 01:03:30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次数:124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在房产新政的时代背景下,2025 年房产双轨制得以落地。在大城市中,有 60%左右的家庭或许将会永远与商品房告别。

昨天在排队买奶茶的时候,前面有两位大姐聊得很热烈。她们说:“听说以后我们买不了商品房啦?”

只能住政府的房子?

"另一位大姐摇头:"别瞎说,是买不起才对吧!

她俩着急的模样映入眼帘,我不禁笑了起来。这件事不能听信八卦,我们得把事情讲清楚。

2025 年的房产双轨制,并非高深莫测的政策。其意思是将蛋糕分为两块,一块是保障房,一块是商品房。就如同公交车与出租车的关系,公交车是大众出行所必需的,而出租车则是在高端需求时才会用到。

这个双轨制参考了新加坡的“组屋 + 商品房”模式。具体而言,普通家庭居住保障房,而有钱人则居住商品房。

我国计划使保障房覆盖 60%至 80%的家庭,而商品房则留给 20%至 40%的高收入人群。

这不就是"按需分配"嘛!

北京朝阳区的情况是,共有产权房的售价仅为同地段商品房的一半。这简直令人难以置信。而且共有产权房配套齐全,既有地铁,又有幼儿园等设施。在深圳、上海等大城市,保障房的质量甚至比一些商品房还要好,这就像是白捡了一个便宜似的。

你肯定会问那为什么说大城市 60%的家庭要告别商品房呢?来,我给你细细讲:

image

现在城里的房价非常高。比如在北京,每平方米要六七万。普通白领一个月的月薪大概是一两万,就算他们一直攒钱,攒到八十岁可能都买不起一套房。然而,保障房的首付可能就需要八十万,每个月的月供是六千。到底是买普通商品房划算,还是选择保障房划算,这不用我再详细说明了吧?

二来,我们国家城镇住房拥有率已达 96%,并且有 42%的家庭拥有多套房。爸妈的房子终究会留给孩子,为何一定要自己再去购买一套商业性质的房子呢?

年轻人的居住观念发生了变化。现在没有人再认为不买房就会没脸见人。我的侄女喜欢“游牧式居住”,她会随着工作地点的更换而居住在不同的人才公寓,她过得比我这个老房奴还要滋润。

保障房存在多种选择,有租赁的,有共有产权的,还有人才公寓的等等,这些种类一应俱全!其租金和售价比市场低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五十,配套设施也都具备。杭州未来科技城的项目不仅配备了全屋智能,还配备了盒马鲜生,比我家的条件还要好。

image

当然啦,土豪们如果想买顶级豪宅,无需担心。在深圳湾,那种带有停机坪、价值 1.2 亿的豪宅,市场上永远不会稀缺。商品房今后将专注于高端改善型需求,朝着“精品化”的方向发展。

我觉得这政策是挺好的。住房原本就应当回归“住”的本质,而不应变成投资品。只要能够住得舒适且安心,又为何非得去追求“我有产权”呢?

提醒大家,申请保障房存在门槛。深圳规定需连续五年缴纳社保,北京的共有产权房中签率仅约为 7%。不要等到房子开始申请时才慌乱,应尽快关注住建部的官方网站,提前知晓相关政策。

别被“保障房焦虑”左右判断。政策就在那里。你要做的是看清自身需求。刚需家庭应优先考虑保障房渠道。中高收入者可以权衡长期增值属性。

image

简单来说,双轨制改革的目的是让住房从具有“投资属性”转变为具有“居住属性”。对于大多数家庭而言,不再购买商品房并非是生活水平的降低,而是能够通过多种选择来达成“住有所居”的梦想。

你问我政策何时能够落地生效?这需要看土地政策、金融政策、税收政策等如何相互配合。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房子的用途是用来居住,而不是用来炒作。如今,这句话终于要从口号转变为现实了!

那么问题来了,你愿意住保障房吗?欢迎留言告诉我!

凡注明"来源:广德房产网"的稿件为本网独家原创稿件,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佚名】
0相关评论

热点楼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