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你家的那套二手房卖掉了吗?这两天我听说房价又有变动啦!在小区门口,刚结束早操的王大爷拦住了正要出门的老李。
别提了。这东西断断续续地挂了快半年的时间了。一直就是卖不出去啊!老李深深地叹了口气,他的表情显得有些无奈。
我儿子昨天跟我说,最近房价数据公布了。他说有的城市房价涨了,有的城市房价跌了,情况很混乱,我没听太明白。王大爷无奈地摇摇头。
现在这房价报告有一大堆数字,咱们这把年纪实在看不懂呀!老李抓了抓头。
我路过时听到两位老人家的对话,便忍不住想来解释一下 2025 年 1 月到 2 月新出炉的房价数据。恰好赶上新一轮房价数据公布,那我们一起来看看,究竟哪些城市房价上涨了,哪些城市房价下跌了。
一线城市:沪深领涨,北广稳中有降
从最新的数据来看,一线城市当中,上海和深圳表现最为亮眼。
2 月份,上海的新房价格呈现出环比上涨 0.2%的态势,同时同比涨幅达到了 5.6%!这表明上海的房价在这个月相较于上个月是上升的,并且与去年同期相比也高出了许多。
深圳处于紧随其后的状态。在 2 月,新房呈现环比上涨的态势,上涨幅度为 0.4%。尽管同比存在 4.4%的跌幅,然而市场已经开始呈现出回温的趋势。
北京的情况较为特殊。2 月新房呈现环比上涨态势,涨幅为 0.1%。此前新房价格已连续 10 个月下跌,此次上涨是首次出现的小幅回升。然而从同比角度来看,北京的房价依然下降了 5.5%,并且已回落到 2016 年下半年的水平。
广州的表现较为弱势。在 2 月,其新房环比呈现下降态势,下降幅度为 0.2%。同时,同比来看,跌幅达到了 7.8%。
从二手房的角度来看,情况较为复杂。深圳的二手房呈现环比上涨 0.3%的态势。北京的二手房则处于持平状态。上海的二手房下降了 0.4%。广州的二手房下降了 0.3%。
整体来看,在一线城市中,“上深”这一组合呈现出逆市飘红的态势,而“北广”则依然处于探底的状态。
二线城市:成南合领跑,其他分化
一线城市呈现出“两涨两跌”的态势,而二线城市的表现则各不相同,犹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般。 一线城市有“两涨两跌”的情况,二线城市在表现上则像是“八仙过海,各展其能”。 一线城市是“两涨两跌”,相比之下,二线城市的表现就如同“八仙过海,各显其神通”。 一线城市呈现“两涨两跌”,二线城市的表现则宛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一线城市为“两涨两跌”,二线城市的表现就像是“八仙过海,各展神通”。
成都的表现较为突出。1 月时,其新房呈现环比上涨的态势,上涨幅度为 0.7%。二手房也有环比上涨的情况,上涨幅度是 0.2%。同时,同比涨幅较为显著,达到了 7.17%。
南京不甘示弱,1 月的新房环比上涨了 0.7%。二手房价格保持稳定。政策支持以及改善型需求成为推动南京房价回升的主要动力。
合肥的新房均价维持在 2.23 万元/㎡的水平未变。滨湖区、政务区的新房均价已接近 3 万元/㎡。合肥市场已由改善型产品占据主导地位,总价的门槛提升到 300 万以上。
长沙 1 月新房价格有微涨,涨幅为 0.01%,其均价是 9665 元/㎡。武汉、重庆等城市也呈现出了小幅上涨的态势。
不是所有的二线城市都拥有这样的幸运。长春这座城市以及南昌这座城市依然处在面临下跌压力的状况中。
二线城市中“成南合”成为房价上涨的引领者。其他城市呈现出明显的分化态势。
三线城市:普遍承压下跌
三线及以下城市的房价情况与一线和部分二线城市不同,其房价普遍仍处于下跌的通道之中。
2 月份,从统计数据来看,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呈现下降态势,下降幅度为 0.3%。并且,这一降幅相较于 1 月而言,扩大了 0.1 个百分点。
二手房方面,三线城市环比下降0.4%,降幅与上月相同。
扬州这样的三线城市,具体到城市层面,新房环比下跌 0.57%,二手房跌幅达到 1.2%,供需失衡的问题较为突出。
徐州等城市取消新房价格备案政策后,开发商面临着降价促销的压力增大。同时,非核心区的房价出现了加速下跌的情况。镇江等城市也有类似的现象,在取消该政策后,开发商的降价促销压力加大,非核心区房价加速下跌。
好消息是,三线城市房价在下跌,不过同比降幅开始收窄了。2 月份的数据表明,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降幅收窄了 0.1 个百分点,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降幅收窄了 0.2 个百分点。
这表明,三线城市的房价或许正在探寻底部,然而在短期内依旧难以断言会出现反弹。
全国房价榜单:深沪京领衔
2025 年 2 月全国主要城市房产均价数据显示,深圳的均价为 58732 元/㎡,并且它稳居全国第一。
上海紧随其后,均价为51446元/㎡。
北京以43419元/㎡排名第三。
厦门以 35295 元/㎡位居第四位。广州以 33412 元/㎡位居第五位。
杭州则以31039元/㎡排在第六位。
这些城市都是经济发达的城市,都是人口流入多的城市,也都是土地资源紧张的城市,且无一例外都是一线或强二线城市。房价高企这一现象,反映了这些城市强劲的经济基本面,也反映了这些城市持续的人口吸引力。
买房还是不买房?
面对如此复杂的房价态势,很多老年朋友都在询问:现在到底是否应该买房?是应该等待房价下跌还是应该趁早进行购买?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在我看来,买房的决策应当以自身的需求为基础,而不能仅仅依据价格的涨跌预期。
如果是有迫切的需求,例如子女结婚必须要有婚房,又或者自身的居住状况急需得到改善,那么挑选恰当的时机进入市场并非不可以。
如果进行投资,就需要更为谨慎。在现阶段,不同城市的房价表现有着明显的分化。在投资之前,务必深入地去了解目标城市的经济基本面,了解其人口流动的趋势,以及了解其未来的发展规划。
不要盲目跟风,特别是我们这些处于退休在家状态的老年人,因为我们的资金是有限的,所以更应该根据自己的能力来做事。
政策层面有何变化?
2025 年之后,各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一直在进行优化。其总体的趋势呈现为“因城施策”。
一线城市像上海、深圳等,在让基本调控框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有针对性地对部分限制措施进行了放宽。
二线城市在公积金政策方面给予了更多支持。
三线城市普遍不再实行限购措施,有些地方还推出了购房补贴政策,目的是促进本地人口留下来以及吸引外地人口进入本地。
这些政策调整,反映出政府持有对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予以支持的态度,同时也为不同城市的房价走势埋下了伏笔。
未来房价走势如何?
从目前数据来看,2025年的房价正在经历"结构性分化"。
一线和强二线城市经济基础良好,且人口持续流入,所以房价已经趋于稳定并开始回升,其中一些城市甚至房价已经开始上涨。上海、深圳、成都、南京等城市的房价或许会继续保持稳定且有韧性。
中等二线城市可能会继续承受压力,三线城市也可能会继续承受压力。特别是那些人口大量外流且产业支撑不够的城市,其房价依然存在下行的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在普遍下跌的三线城市,同比降幅也在逐渐变窄,这表明房价的下跌速度正在减慢。
经济基本面若继续改善,那么三四线城市的房价在 2025 年下半年有可能逐步触底。
这是我针对最新房价数据所做的一些解读。希望能助力各位老年朋友更优地领会当下的房地产市场态势,于买卖房产之际做出明智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