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挑战赛#
杭州的地价达到了 7.74 万每平,其地价直逼北京和上海。这座被称为“新贵”的城市,正在对一线格局进行改写。
“杭州地价碾压广州!这座‘暴发户’城市正在打脸北上深?
杭州‘抢人’有多野?专挖清北墙角,连上海白领都扛不住
民营经济吊打广州,地价碾压深圳!杭州的野心藏不住了
滨江集团砸出全国地王,楼面价为 7.74 万/平,溢价率近 70%。2025 年 3 月 25 日,这条爆炸性新闻在全网刷屏。这块地比广州最贵地块贵 2000 元/平,与深圳地王相差 1500 元/平,使杭州成为继上海、北京、深圳之后,全国第四个土地单价突破 7 万大关的城市。一线城市还在为“楼市回暖”进行造势,然而杭州却已经通过实际的投入和行动撕开了中国城市竞争的全新局面。在土地价值方面,在人口虹吸方面,在财富密度方面,这座“准一线”城市的雄心壮志,正在对北上广深的神话进行改写。
地价7.7万/平背后:富豪抢滩杭州的“疯狂逻辑”
业内人士戏称滨江区西兴地块为“杭州版汤臣一品”。这块地紧挨着奥体中心的“莲花碗”,还坐拥着钱塘江的一线江景。周边的二手房,像滨江金茂府,其均价已经突破了 10 万/平。贝壳研究院的数据表明,在 2024 年,杭州 84%的二手房都被外地买家买走了,上海和北京的富豪甚至还包机来这里看房。更耐人寻味的是,在这块地的争夺者名单中,保利、中海、金茂等央国企与滨江、绿城等本土巨头展开了激烈的厮杀,一共进行了 72 轮,最终滨江以 52 亿的天价获得了胜利。
资本的嗅觉一直很敏锐。杭州的民营经济在全市的 GDP 中占比 60%,在就业方面占比 85%。这座城市拥有 42 家中国民企 500 强,数量连续 21 年位居全国第一。从马云、钟睒睒到宇树科技 90 后 CEO 王兴兴,这座城市不但盛产首富,而且还擅长孵化“隐形冠军”。蚂蚁金服的金融科技在发力;强脑科技的脑机接口在发展;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在前行——这些企业正在 AI 赛道以及生物医药赛道与硅谷展开激烈竞争。而此时广州仍在依靠比亚迪、小鹏等传统制造业,杭州却已经将自身的筹码押注在了未来十年的科技赌局之上。
人口战争:杭州如何“掏空”一线城市?
2024 年,上海有 24 万外来人口流失。杭州却逆势吸引了 10 万新移民。其中,有 3.57%的新移民直接来自上海。更为厉害的是,杭州将“抢人”这一行为发展成了精准狙击。它在清华、北大的公交站牌上打广告。以“年薪百万加上人工智能六小龙”这样的诱惑,把清北毕业生吸引到了钱塘江畔。猎聘数据表明,杭州 95 后人才的来源地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上海、郑州和北京。同时,广州仅位列第六。在这种“掐尖式抢人”现象的背后,体现出的是杭州对一线城市高学历青年所具有的致命吸引力。
杭州的野心并非是吸引县城的资源,而是获取一线的精英。这座城市十分清楚“降维打击”的方法:北京通过设置户籍门槛使北漂者望而却步,而杭州则给出“7 年租房补贴加上创业免息贷款”;上海的高房价让年轻人感到绝望,然而杭州凭借数字经济为他们提供年薪 30 万的工作机遇。2024 年杭州的劳动人口占比为 67.1%,这一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同时,60 岁以上老人的占比仅为 20.5%。由此可见,杭州的人口结构比深圳更年轻。
民富密码:农民收入超上海,富豪浓度碾压广州
杭州的可怕之处在于:它既是富豪的乐园,也是全民富裕的样本。2024 年,杭州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为 5.08 万元,比上海市民高 5161 元。在萧山、余杭,拆迁户开着保时捷收租已成为常态。胡润报告表明,杭州有 13.46 万户资产超 600 万的家庭,有 68 人登上百富榜,其数量超过广州的 23 人。这座城市在商业领域展现出了“藏富于民”的极致表现。从从事卖水业务的农夫山泉,到涉足石化产业的荣盛集团,都体现了这一点。
这种财富底蕴使得开发商对杭州极为向往。绿城在钱江新城投入 34 亿获取土地,滨江在两个月内两次打破地王纪录,他们明白:杭州不缺乏购买力,仅仅缺少足够昂贵的房子。就像贝壳研究院院长上官剑所说:“12 万/平的新房会瞬间售罄,因为杭州的富豪密集程度早已与陆家嘴相当。”
一线城市的最后短板:教育和医疗的“偏科困境”
杭州的野心确实暴露出了一些弱点。整个杭州市只有 47 所高校,其中 985 高校的数量为零;三甲医院有 20 家,还不到广州的一半。每天都在上演着这样魔幻的场景:阿里的高管在钱塘江边住着价值 5000 万的豪宅,却不得不乘坐高铁前往上海的华山医院看病。这种“经济强大、民生弱小”的割裂现象,恰恰是中国新兴富贵城市普遍存在的问题。
杭州正在进行补课。浙江理工大学和杭二中入驻了临平,市三医院开设了分院。甚至桐庐这样的郊区县,也通过引入杭州学军中学和市一医院而实现了“逆袭”。这座城市最为擅长的事情,就是将自身的短板转化为下一个增长点,就如同它当年凭借电商颠覆了商业逻辑那样。
没有“一线”的虚名,只有进击的野心
当地价为 7.7 万/平的新地王出现之时,杭州已然不再为“一线城市”的称号而纠结。杭州凭借民营经济的创新力量,年轻人口的爆发力量,以及土地价值的定价权力,构建起了一套超越传统城市评价体系的“杭州标准”。北上广深正在为 GDP 增速而烦恼时,杭州的棋局已经朝向更长远的未来:在人工智能领域,要孵化出下一个阿里巴巴;在生物科技领域,要孵化出下一个阿里巴巴;在金融科技领域,要孵化出下一个阿里巴巴;用“全民富裕”这一理念来证明,增长与公平是能够同时实现的。
这座城市最危险的信号,其一不是地价超过广州;其二是它始终觉得“还不够”。这种近乎偏执的进取之心,或许恰恰是给予旧秩序最沉重的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