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观潮】今年楼市“小阳春”缘何提前?
3 月一般是楼市一年里的首个交易旺季,被称作楼市“小阳春”。随着房地产政策组合拳的效应持续释放,从今年春节假期结束之后开始,多个热点城市的楼市回暖迹象较为明显,楼市“小阳春”提前了。
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今年的前两个月期间,新建商品房的销售面积以及销售额,其同比的降幅,相较于上年的全年而言,分别收窄了 7.8 个百分点以及 14.5 个百分点。从被监测的 40 个重点城市去看,在前两个月,新建商品房的销售面积以及销售额,它们同比分别呈现出增长 1.3%以及 7.1%的态势。3 月已至,楼市呈现出回暖的态势且仍在持续。从大数据来看,在今年的第 11 周,也就是 3 月 10 日到 3 月 16 日这段时间,二手房的成交量达到了今年之内的最高值。
今年楼市“小阳春”提前到来的原因,业内普遍认为:一是稳楼市政策不断发力并显效,二是这促进了购房需求的释放。
2024 年,多项政策集中在房地产市场落地并得到优化。特别是从 2024 年 9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之后,一系列政策持续发力,其中包括优化限购政策、降低存量房贷利率、下调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以及给予房地产交易契税优惠等。这些政策降低了购房的门槛,同时也提振了市场的信心,使得房地产市场呈现出止跌回稳的积极态势。
近日,《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被印发了。该方案要求在合适的时间降低住房公积金的贷款利率。同时,方案还提出了一些公积金的优化调整措施,比如扩大住房公积金的使用范围等。许多地方的公积金政策都迎来了调整。在深圳,个人申请住房公积金的最高基础额度提升了,从 50 万元提高到 60 万元。家庭申请的最高基础额度也提高了,从 90 万元提升至 110 万元。在广西桂林,购买保障性住房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时,最低首付比例有了调整,由原来的 20%变为 15%。在天津、兰州等地,灵活就业人员被纳入到住房公积金缴存范围当中。这些系列举措使得购房者的贷款成本降低了,购房能力也提高了。
房企推出了各种优惠促销活动。返乡置业以及年后返城等情况使得季节性需求增多。供需两端都在发力。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楼市“小阳春”的到来。
存量政策已经做到应出尽出。近期,增量政策加大了力度,为楼市发展注入了更长久且更稳定的动能。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要大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把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充分释放出来;还允许专项债券去支持城市政府收购存量商品房,将其用作保障性住房。这样做既能从源头处化解库存,又能给需求带来新的活力,有利于把存量市场盘活,稳定房价,同时也有利于健全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
建设人民群众所需要的“好房子”,这对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潜力是有帮助的。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适应人民群众对高品质居住的需要,完善相关标准规范,促使建设安全、舒适、绿色且智慧的“好房子”。随着住宅层高不低于 3 米等具体要求不断变得更加细致,那些配套完善且品质优良的“好房子”项目将会有更多进入市场,从而带动需求的释放。
今年,政策会持续发力以促使房地产市场停止下跌并回归稳定。存量政策会持续发挥效果,增量政策能得到有效落实,这将进一步提升市场的信心,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且健康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