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表弟在杭州看中了一套房,他攒首付已经攒了五年。然而,当他准备购买时却发现,现在购买反而要多支出 30 万的利息!上周的家族聚会上,姑姑非常着急,直拍大腿。最新的数据表明,长三角地区的房价已经跌回到 2022 年的水平,但是银行利率仍然在高位徘徊。这一届的买房人正遭遇着双重打击:一方面房价在缩水,另一方面利息也在翻倍。今天我们就来对这份刚刚出炉的楼市报告进行拆解,看看普通家庭应该如何找到破局的方法。
今天我们就拆解这份刚出炉的楼市报告,看看普通家庭该如何破局
打开手机定位后,你所在的城市可能正处于两种不同的命运之中。合肥、厦门、宁波这几个城市在半个月内又下跌了近 1%,这就意味着每天睁开眼,就好像蒸发掉了两平米厕所的钱。东莞的情况更为夸张,在去年的这个时候,用能够购买三居室的钱,现在却只够买两居室了。然而往西边看,成都的房价就像是穿上了防滑鞋一样,跌幅还不到其他城市的三分之一。重庆的二手房主甚至有胆量涨价。杭州某楼盘挂牌价为 2.6 万/㎡,这看上去比较体面。但实际上,它比三年前下跌了 25%。这意味着每套房子亏掉的价值相当于一辆奔驰 E 级车。厦门岛内的豪宅挂牌价是 3.9 万,这是在死撑面子。而其真实成交价已经打了七二折。
南京连续三个月推出了购房补贴。然而,开发商却直接将这些优惠算进了房价之中。最终的结果是,购房者拿到手的依然是原价。
政府采取了行动。南京连续三个月推出了购房补贴,然而开发商却将优惠直接计入了房价,使得购房者最终拿到手的依然是原价。在深圳,情况更为奇特,中心区的新楼盘涨价了 0.4%,而郊区却出现了“买一送一”的现象,即购买新房赠送十年的物业费。降低利率会推高月供,例如 30 年期的百万贷款,利率降低 0.5%能节省 11 万,但如果房价下跌 20%,则会直接亏损 20 万。苏州在放开限购的那个月,二手房的挂牌数量急剧增加了 40%。投资客的抛售潮使得那些有刚性需求的购房者毫无防备,措手不及。
长三角跌得狠,正暴露区域经济转型阵痛
长三角的下跌态势较为明显,这正体现出区域经济转型所带来的阵痛。以往依靠外贸和代工来维持生计的城市,如今既要与合肥争夺芯片产业的份额,又要与杭州比拼直播业务的发展。产业升级所需要付出的成本全部都体现在了楼市之中。南通的某家纺织厂老板表示:“厂房的租金下降了三成,哪里还有资金去投资房产呢?”成都方面来看,电子信息产业的产值已经突破了一万亿。在成都,年轻人能够月薪过万的工作机会数量,比奶茶店的数量还要多。有年终奖能发 8 个月工资的程序员,正在考虑置换大平层。
别相信“触底反弹”这种说法!这轮调整的持续时间至少会到 2026 年。它呈现出三大趋势,其一,都市圈核心区(像上海周边的花桥)比非核心区更抗跌,抗跌幅度达 50%;其二,带有空中院馆的四代住宅,比普通小区的价格要高 30%;其三,现在签订的 5%利率,在三年后可能比市场利率高出 2 个点。要警惕南通的定基指数跌破 65,这就如同 08 年的底特律;也要警惕东莞的定基指数跌破 65,这也如同 08 年的底特律。同时,成都郫都区成为新刚需的聚集地,重庆茶园新区也成为新刚需的聚集地。并且,地铁末站的房价成为安全垫,成都郫都区的地铁末站房价成为安全垫,重庆茶园新区的地铁末站房价也成为安全垫。
普通人抄底记住三原则:月供别超家庭收入1/3
普通人抄底要记住以下三个原则:其一,月供不要超过家庭收入的三分之一,像杭州的张先生去年购买科技城期房却遭遇烂尾,如今既要租房又要还贷,两头都要花钱;其二,要重点考察有芯片厂、新能源基地的片区,比如合肥经开区这类科技园区周边的楼盘,租金年涨 15%已经成为常态;其三,一定要选择现房而不要期房,曾有某品牌房企被曝光用精装房的标准来盖毛坯房,验房的时候记得带上水平仪。
现在买房就如同在布满地雷的区域去捡金子,不仅需要带上金属探测器,而且还得穿上防爆服。昨天碰到了链家的小哥,他的手机壳背面印着这样一句话。你家附近的房价到底是诱人的馅饼还是隐藏的陷阱呢?欢迎在评论区晒出所在的城市以及小区名,我来帮你判断一下是否值得掏出钱包。
你所在的城市在最近的三个月里,房价是涨了呢,还是跌了呢?你敢把小区的名字晒出来,让大家来帮你参谋一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