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外资与民企“返场”,上海土拍热度飙升
2025 年伊始,上海土地市场取得了“开门红”。在首轮土拍期间,4 宗宅地都以溢价的方式完成了成交,总的成交金额达到了 159.26 亿元。其中,虹口区的地块以 38.2%的溢价率刷新了总价的纪录,其楼面价高达 11.75 万元/平方米,并且成为了全国第三高价的地块。
值得关注的是,民营房企与外资房企成为本轮土拍的主力:
这一现象与过去三年的情况形成了明显的对比。在 2021 年“三道红线”政策出台之后,民企拿地的金额所占的比例从 60%急剧下降,降到了不足 20%。同时,外资在这方面长期都没有参与。而如今,民企和外资的回归释放出了重要的信号。
原因分析:政策松绑、市场预期与房企策略调整
政策环境优化,融资压力缓解
市场预期转向,核心地块价值凸显
房企战略转型,聚焦核心城市
对比与趋势:从“国进民退”到多元竞合
结论:信心修复与行业新生态
外资重返上海土拍,这是市场回暖的一个信号;民企重返上海土拍,这也标志着房地产行业进入了新阶段。
未来,房企能否抓住政策的窗口期,这需要观察市场的供需情况。同时,房企能否实现从“活下去”到“活得好”的跨越,也需要观察政策的落地情况。两者都需要平衡,所以仍需进一步观察。
数据的来源包括中指研究院、克而瑞以及上海中原地产等,具体引用情况详见内文标注。
本宣传资料是综合网络进行整理的,其中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这些素材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倘若原作者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并要求停止使用该素材,那么就应及时与小编取得联系,我们会在 24 小时内将其删除。本公众号的文章仅仅是用于交流学习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