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环球新财讯》报道称,在去年一系列增量政策发挥作用的情况下,楼市在今年首月的表现十分引人注目。19 日,国家统计局公布,1 月份时,在 70 个大中城市里,一线城市的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持续上涨,二三线城市环比整体略微下降,市场分化的趋势得以显现。同时,同比数据所释放出的信号更为积极。
数据表明,1 月时,一线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的销售价格环比呈现上涨态势,涨幅为 0.1%。在这些一线城市里,上海的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了 0.6%,深圳的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了 0.2%,这两个城市的表现较为突出。而在二手住宅方面,一线城市的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也上涨了 0.1%,其中北京的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 0.1%,上海的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 0.4%,深圳的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 0.4%。上海易居研究院的副院长严跃进进行分析,他认为政策的宽松促使刚需和改善性需求逐渐得以释放,从而对市场的韧性起到了支撑作用。
严跃进称,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的新房交易表现极佳。这与此前限购政策的调整优化相关,也与银行房贷利率较低、首付比例较低等因素有着积极联系。同时,这也和一线城市的城市基本面有关,一线城市存在大量的买房潜在需求,比如有咨询买房的,也有有意向换房的,需求较为强劲。
相比之下,二三线城市房价环比表现较弱,且有一定分化。具体而言,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 0.1%,这是 2023 年 6 月以来首次上涨;二线城市二手住宅环比下降 0.3%。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 0.2%,三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 0.4%。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觉得,分化特征跟经济活力以及人口流动有着紧密的关联。这意味着,部分经济较为强劲的地方,楼市已经开始呈现出稳定的态势,然而其他地方,特别是三四线城市,消化库存所面临的压力仍然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解决。
张大伟称:主要原因与整体产业结构及经济结构的变化相关。当下,购房主要集中在热点城市。总体而言,人口结构存在问题,像房地产各地的库存积压情况不同,以及力度产生的影响等,这些都对不同市场的表现形成了约束。未来,房地产市场将会延续这样的变化趋势。
从同比数据来看,信号更为积极。1 月份,一二三线城市房价的同比降幅均在持续收窄。严跃进表示,这显示市场正在逐步触底。
严跃进称,持续收窄这一情况实际上已开始呈现出积极转向。去年四季度呈现出止跌回稳向好的发展态势,这一阶段非常重要且得以延续。
对此,张大伟持有相同观点。他表示,当下楼市已呈现出明显的回稳态势。随着政策持续加力,房地产市场有望持续保持稳定发展态势。从 2024 年 9 月份起,促使房地产止跌回稳的举措不断推出。从短期角度来看,还需达成多重修复链条的传导,才能够达成全面的正向循环。在一系列降低购房成本的政策推动下,当下购房者入市的积极性持续提升,这对 2025 年继续维持房地产预期的稳定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