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读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是大年初三了。祝大家新年快乐,新年快乐。
(1)珲智地产团队已经放假,期间知识星球和商业均未有任何人回复。
如果您有特别紧急的事情,可以在后台留言,我们看到后会回复。
(2)从今天到初九,我会时不时写一些短评文章。
长文章需要团队在大年初十工作才能正式发表。
(3)今天的观点文章是《这次事件能否成为一个转折点?》 》
01
春节前,发生了几件事。
首先是一线城市限购放宽,先是北京、通州,然后是深圳;
第二件事是白名单的实施;
第三件事是经济数据m1和m2的剪刀差在2024年1月首次呈现缩小趋势;
对于一线城市限购的放开,我们号的老粉丝都知道,这已经不是什么大事了,因为2023年9月,《全面纾困开始,房价会重蹈2015年的疯涨吗?》的文章。 “我已经告诉大家,限购的放松一定会来。
我想,这三件事中,最值得说的就是白名单。
从时间上看,2023年11月17日,央行、证监会、金监局召开座谈会,鼓励六大银行支持房地产企业,并披露了50家房地产企业白名单。房地产企业首次。
但三个多月以来,这件事似乎消失得无影无踪。
直到2024年1月1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通知》文件再次提及白名单。
看完这篇文章,你注意到了吗?
此前,三部门联合召开会议,确定的白名单为房地产企业白名单。
现在怎么办?
白名单仍然是白名单,但房地产公司白名单变成了项目白名单。
也就是说,银行输血的对象已经从房地产企业转向了项目。
那么,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
我从两个维度简单说一下。
(一)房地产企业与雷雨
我们都是普通购房者,对房地产公司的组织架构和运营模式不太了解。我给大家简单解释一下,你们就会明白为什么房地产企业白名单变成了项目白名单。
众所周知的恒大、融创、碧桂园、万科等都是集团公司。我们简称A公司,A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是各房地产公司“一支笔”的第一负责人;
虽然房子的名字是“融创”、“恒大”、“碧桂园”、“万科”等,但你买房的时候并没有和A公司签订合同。
买房时,签订《商品房销售合同》的甲方是项目公司,即丙公司。
那么,A公司和C公司分别扮演什么角色呢?
母公司A公司为了规避风险,将不同业务线整合为独立法人公司。
房地产交易业务全部并入XX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物业服务全部并入XX物业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那么,A公司扮演什么角色呢?
简单粗暴地说,A公司是在放贷。
那么,如何借钱呢?
每个城市,每获得一块新土地,无论是合资还是独资,都会成立相应的C公司。 C公司的所有开发建设资金均需向其母公司A借款。
同时,A公司也没有白借钱给C公司。 C公司需要向A公司支付利息,且利息远高于同期借款成本。
因此,作为集团所有房地产公司的母公司的A公司不再是房地产开发商,而是一家金融公司。
A公司的盈利模式不再是“买卖房产盈利”。而是通过“拿地-开发-出售-拿地-开发-出售”的方式成为高周转资金的贷方,成为一家金融公司。
房地产企业为什么需要高周转率?
因为A公司内部系统的资金流动越快,其利润就越高。
这些房地产公司为何借美国债?
因为前几年美债的利息换成人民币算,也就几个点,但贷给C项目公司的利息一般都不会低于8%。
利差也是A公司的收入。
我告诉你,房地产公司美债违约不是指C公司,而是指母公司A无力偿还到期债务。
因此,如果白名单是为了拯救房企,就意味着银行要给这些高周转、高杠杆的母公司A送血。
这意味着房企债务清算的风险将转嫁给银行。
显然,从更大的叙事角度来看,这无异于饮鸩止渴。
因此,思路发生了变化,原来的“房地产企业白名单”变成了“项目白名单”。
这样做的好处是,在母公司A的债务关系出现问题后,项目公司C可以继续完成交付,避免未完成的项目被母公司债务拖累。
在此背景下,有关房地产市场的资讯,可以阅读《全面救市开始,房地产市场会重蹈2015年的狂潮吗?》一文。 》
02
无论任何城市,每一块土地、每一个项目都将对应一个独立法人的项目开发公司,即C公司。
大家买房的时候,不管房子叫什么牌子,本质都是和项目对应的C公司签订合同。
换句话说,如果出现任何问题,都是C公司的责任。
因此,这一次,房地产企业白名单变成了项目白名单。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项目公司白名单。
那么,有多少家项目公司进入了第一批白名单呢?
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信息,截至2024年1月末,26个省份170个城市建立了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
在此基础上,第一批项目白名单诞生,共涉及3218个房地产项目。
白名单项目中,27个城市的83个项目已获得贷款178.6亿元。
也就是说,每个项目可获得贷款约2.1亿元。
然后,该项目获得贷款以保证建筑物的交付。
来吧,看看各个地方城市的项目白名单申请情况,你就知道各个地方城市为了保证楼宇交付,承受着多大的压力。
重庆申报项目314个,申报金额830亿元;
云南申请项目619个,贷款总额1519亿元;
昆明申请项目212个,贷款916亿元;
武汉申请项目101个,贷款542亿元;
青岛申请项目84个,贷款250.2亿元;
西安申请项目54个,贷款180亿元;
成都申报项目227个、南宁申报项目107个、大连申报项目82个、天津申报项目22个、哈尔滨申报项目19个……
从各地城市申报项目数据来看,重庆、成都、昆明保建压力最大。
至于郑州,不知道是不是名单太长,保证交付的项目太多,所以没有赶上第一批项目白名单。总之,我没有看到郑州申请的项目。
从房企来看,融创中国、碧桂园、金科集团、绿地集团、世茂集团分别有90余个、30余个、53个、34个、16个项目入围首批白名单。
那么,列入项目白名单是否就解决了未完成的问题,让新购的商品房万无一失呢?
来,我们先看一下项目上白名单的要求。
(1)资金到账后能够迅速复工;
(二)预售监管资金尚未提取;
(三)融资金额与抵押物相匹配;
(四)有明确的资金使用计划;
从项目白名单中的“4”标准来看,解决的对象并不是此前未完工的项目,因为此前未完工项目的预售监管资金已大部分退出。
那么,首批进入白名单的项目有哪些呢?
我认为这是一个近两年开发建设的项目,但根据目前的销售情况,未来存在暂停的风险。
也就是说,一些被母公司A拖累的项目在收到贷款后是可以按时、按期交付的。
那么,是不是就像网上广泛宣传的那样,无论是房企白名单还是项目白名单,只要在白名单上,房企的危机就会解除呢?
相反,我们必须看到硬币的两面。
一方面,各地城市累计申报项目3218个,表明在成交量下降的背景下,近两年开发建设的项目“保交”挑战巨大;
另一方面,地方城市初审后,将项目白名单推送至辖内商业银行,由商业银行进行二次审核。
换句话说,决策权不在地方城市,而在金融机构。
所以,金融机构能否发放贷款,取决于项目本身的情况。
每个家庭的购房贷款本质上都是一种负债。这对家庭意味着什么?可以看文章《这样买房,多赚200万(二)》
03
最后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1) 保证交货
毕竟项目白名单涉及已经脱险的企业,说明保交压力依然存在。
无论金融机构最终如何放贷,至少白名单问题透露出积极信号,这是保交又向前迈出了一步。
(2)让子弹飞一会儿!
我之前的文章《全面救市开始,楼市会重蹈2015年的狂潮吗?》 》经测算,目前没有一家房企能够抵挡住销量的下滑。
因此,此次项目白名单的实施,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可谓是雪中送炭。
不过,目前尚不清楚哪些项目最终会收到这笔钱。
(3)未知
接下来只有一个问题:钱从哪里来?
据该机构测算,目前房地产企业开发的商品房施工量需要4万亿元才能保证交付。
这个问题又回到了原点,钱从哪里来?
(4)不赌博
我不止一次说过,现在不要买新房,多考虑二手房,因为根据各个城市申报的项目数量,很多城市申报的项目数量已经超过了供应量的50%那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