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
会议强调,要做好明年经济工作,稳定楼市、股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复苏。
会议确定,明年要做好九项重点任务,包括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牢牢守住防范系统性风险底线。继续努力稳定房地产市场,加大城中村、危房改造力度,充分释放刚性住房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合理控制新增房地产用地供应,盘活存量土地和商品房,推动存量商品房处置。推动房地产开发新模式建设,有序构建相关基础制度。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自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探索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以来,这一基调已出现在多次高层会议上。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之所以再次提及“房地产开发新模式”,是因为它是房地产开发新模式的重要举措。稳定房地产市场。无论是租售结合,还是国企收购商品房换买保障房,都有助于平衡住房租赁市场和销售市场的发展,加速房地产去库存。
南京市房地产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辉认为,房地产开发已经告别增量时代和卖方市场,进入存量时代和买方市场。市场需求从“有房住”升级为“住好房子”。新时代房地产市场回归新的供需平衡,回归以客户为中心的“人决定房、房决定地、房决定钱”的科学运行逻辑。这是高层会议提出构建房地产开发新模式的核心要求。
华东师范大学公共政策系副教授、东方房地产研究院执行院长胡金星表示,传统发展模式对我国城镇化进程和经济增长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目前目前,我国城市建设任务已基本完成,房地产供需关系发生了较大变化,传统开发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
“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有利于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持续推动房地产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支柱作用,同时更好地解决居民住房问题,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房地产业与其他产业协调发展,为我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良好基础。”
明年如何推动房地产开发新模式建设?胡金星建议,一是明确新模式的内涵。新的发展模式是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是多种不同业态组成的体系。其中,城中村和危旧建筑改造是新模式的组成部分之一。当前,他们面临新的挑战,特别是资金支持的挑战。要探索新的城市更新模式,即加快构建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此外,租购并举的商品房市场也是一种新的业态。
二是加强各地做法总结。各地都有一些好的做法,应加强案例研究,提升到理论层面。三是在政府主导下积极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打造多元主体参与新模式。四是强化制度保障,在各地实践基础上通过制度和政策予以保障,推动新模式向更多城市推广和覆盖。
对于明年要加大力度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的原因,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京津冀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赵修池分析道,目前各城市城中村、危旧房占比较大,部分住房安全风险较高。配套设施突出、不完善,居民生活条件差,不利于改善民生和生活水平,不利于改善市容市貌。通过城中村改造、旧城改造,可以提高居民的住房标准,实现居民对好房子的期望,也可以改善城市的面貌。
房地产开发包括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随着房屋越来越旧,危旧房改造、城中村改造也属于房地产的一部分。实施城中村和危房改造,可以增加相关投资,促进住房及相关产业消费,增加就业,拉动经济增长。也有利于房地产从增量开发向存量改造转变。
值得注意的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明确,合理控制新增房地产用地供应,盘活存量土地和商品房,推动存量商品房处置。
赵秀池指出,当前各地房地产市场供需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不少城市住房供应过剩,现有住房特别是商业、办公存量住房销售压力较大。由于经济不景气、政策调整等原因,销售不顺利,职位空缺较多。 “有必要出台新政策盘活存量住房和商品房,允许商品房改建住宅或降低分割单元的最低面积标准。”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