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论上看,此次房价下跌是房地产行业去泡沫、回归正常的信号。
上世纪八十年代,农村居民宅基地由村集体分配,亲朋好友帮忙盖房,城市居民住房由单位盖,单身的住单人间,到了适婚年龄的按级别分配住房,当时很多工人家庭婚后只有一套房子,使用公厕。
1994年,我国启动房改后,大量集体住房经过分配、购买后变为个人所有。一些集体住房因条件差未被购买,只能被房管部门收回作为公有住房,低价出租给一些需要的人。房改后,房地产市场初具规模,此后近30年,房地产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房地产领域涌现出一批富豪。
房地产市场放开之后,恰逢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高峰。此时,各类高校都在扩招,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打工经商。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城市工作几年后,就想着买房结婚。进城打工经商的人发财之后,首先考虑的也是在城市买房。因为城市基础设施更完善,学校、医院更好。原来的城市开始迅速扩张,大片的荒地、良田变成了高楼大厦、工厂。与此同时,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导致农村老龄化、空心化现象严重。
房地产开发商四处筹集资金拿地建房、推销。好的楼盘推出后,会有人排队购买,也会有投机者加入进来,转卖赚钱。有策略的开发商赚得盆满钵满,一批房地产大亨应运而生。市场需求旺盛,大量投机资金加入,土地金融催生,导致房地产价格虚高。
房子毕竟是耐用消费品,消费者买了房子之后可以长期居住,追逐利润的开发商不断新建楼盘、建造新房,总有一天会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房价从虚高变得真实合理,回归到房子的原始价值。这时候炒房者的资金退出楼市,开发商开始修改房屋建设策略,根据市场需求,建设更多宜居的改善型商品房,既满足了少部分刚需人群的需求,又吸引了改善型需求人群。这时候政府不仅要进行宏观调控,还要对老旧小区进行改造、加固或重建。
毕竟商品住宅是市场经济的产物,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也是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